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2023年SNQ國家品質標章
2023/12/19蒐集冠狀動脈阻塞達70%以上的運動心電圖像,並與心導管資料結合,利用深度學習架構進行訓練,擷取運動心電圖3個時間點的訊號,使模型學習由靜態至動態運動心電圖訊號的變化;此外,AI模型也挑選10個量測特徵和2個衍生特徵訊號,如過去病史、最大做工等,一同輸入至模型中進行訓練,用以判別患者冠狀動脈是否嚴重狹窄超過70%。本產品突破傳統人工判讀的限制。
2023年SNQ國家品質標章
2023/12/19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建置全方位打擊院內感染的智能抗菌系統—「智抗菌i.A.M.S平台」、遠距心肌梗塞AI輔助診斷系統-「中台灣救心網」,以及視覺化數據掌握呼吸密碼的「智護肺-智慧肺護守(ARDiTeX)」等三大數位平台,提供病人更創新與優化的醫療照護環境,提升全球人類的健康福祉大步邁進。
2023年SNQ國家品質標章
2023/12/19智能居家睡眠檢測------提供民眾方便、快速、準確的優質醫療服務。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自主研發AI技術可遠距進行睡眠分析,與廣達合作,利用單導程心電圖裝置,實現可居家輕易配戴,使用者可於熟悉且舒適環境下進行睡眠檢查,臨床端可每日接收使用者之檢測數據,提供診斷或對應回饋。
2023年SNQ國家品質標章續審
2023/12/19智能ICD-10編碼服務,提升智慧醫療,由於ICD-10相較於ICD-9更為複雜,人工編碼耗時費力,因此本產品目標為開發可自動進行ICD編碼任務的機器學習模型,並建立完整的網頁平台服務,整合相關功能來提升同仁的ICD-10編碼的效率與品質。除了自動編碼外,也提供DRG權重試算等功能,以利同仁優化醫院總體CMI(CaseMixIndex)指標,於2022年開始連續兩年獲得標章。
2023年SNQ國家品質標章
2023/12/19近年癌症仍是台灣國人十大死因的榜首,為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之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設立獨特的中西合璧齊抗癌—癌症中西醫聯合門診,榮獲衛生福利部第二屆玉階獎,以及2023年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本院在鄭隆賓執行長的帶領之下,首先以「肝癌、肝移植」聯合門診為先驅,與中醫部黃升騰部主任共同設立「中西合璧齊抗癌」—癌症中西醫聯合門診模式。透過創新的溝通管道,改善中西醫師間的溝通,將中醫醫療帶入西醫癌症治療的每一個環節過程中。目前我們以肝癌、白血病、胰臟癌、乳癌、肺癌、頭頸癌、大腸直腸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提供九種癌別專長的中西醫師,在相臨近的門診空間同時服務癌症病友。 此模式不僅提高了中西醫護之間的溝通,同時也改善了癌友的生活品質,得到癌友高達九成以上的滿意度。此外,本院在過去五年內發表了近30篇關於中西醫合併治療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論文,刊登在SCI國際期刊上,展現了其在學術領域的卓越成就。 這種中西醫共同照護癌症的模式,不僅成為台灣治療癌症上獨具的醫療特色,榮獲衛生福利部第二屆玉階獎之卓越貢獻獎項肯定,在照護品質提升和創新方面通過2023年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為台灣癌友提供更優質的就醫選擇。
王民寧獎
2023/12/14王民寧獎為全國醫藥研究領域的最大獎項,每年遴選全國醫學研究機構發表論文與研究成果,以奈米細胞技術結合中子治療腦瘤的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IF:17.6),因而入選獲獎。
第20屆國家新創精進獎
2023/11/24智能抗藥性細菌快速預測系統結合臨床質譜儀進行抗藥菌預測,在2022年1月全面導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智抗菌平台,上線累積服務已突破20萬人次。同時在2023年榮獲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產業應用組銀獎與HIMSSDaviesAward肯定。質譜儀預測抗藥性AI,已導入豐原醫院與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本案之智財佈局已取得臺灣專利核准(I774454)與美國專利(11352655),為發展北美市場奠定穩固基礎。
第20屆國家新創精進獎
2023/11/24抗藥基因檢測於2022年1月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全面上線,運用抗藥性基因檢測結合臨床質譜技術,進行抗藥性細菌預測。自上線以來,累積服務人次已突破20萬。2023年,智速偵抗菌平台榮獲多項重要獎項,包括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SNQ)醫院智慧醫療組銅獎、臺北生技獎跨域卓越獎銀獎和鼎革獎醫學中心組首獎等,充分肯定其價值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