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SNQ國家品質標章
2023/2/14核子醫學科最大宗的骨閃爍顯像檢查,其流程多年來未見重大改變,因此在臨床運行上顯得缓慢拖沓,為改善此痛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療智慧中心」團隊與核醫科通力合作,導入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來提升『骨閃爍顯像診斷』作業效率,發展出「Tc-99mMDP骨閃爍顯像電腦輔助篩選平台」。其能在限時內協助醫師篩檢有/無骨轉移並顯示骨轉移高風險區域,避免遺漏導致誤診,並透過友善且結構化的報告平台,期盼建立一站式的服務平台來輔助臨床核醫科專科醫師,降低在診斷流程與撰寫病歷的負擔,滿足的臨床需求,讓醫師能夠更有餘裕在其他的核醫診斷、治療或研究上,有效降低繁瑣的流程以節約時間與醫療成本,大幅提升醫療品質,以嘉惠廣大患者。 Duetomajorbreakthroughsinartificialintelligence(AI)technologies,someofthesetechnologieshavebeenappliedtodevelopcomputer-aideddiagnosis(CAD)systems.Thelargest"BoneScintigraphyDiagnosis"examinationintheDepartmentofNuclearMedicine,itsprocesshasnotchanged
SNQ國家品質標章
2023/2/14頭頸部是身體上顯而易見的器官且具有重要複雜的生理功能的部位,一旦重要功能受到損害,影響吞嚥進食及語言能力,易造成病人身心靈與日常生活的影響。然而臺灣過去對頭頸癌病人的音聲吞嚥功能障礙一直缺乏完整而精緻的醫療服務。 本院秉持著蔡董事長一貫的利他願景,整合跨科專業團隊,於2016年7月領先全國成立「音聲與吞嚥中心」。治療團隊秉持維護音聲吞嚥功能之三大策略:著重保留音聲吞嚥功能的腫瘤治療方針、以腫瘤治療前及治療後完整音聲吞嚥功能評估為病人「量身」、從而「訂做」積極提早吞嚥治療計畫,加以多項手術、治療、評估之創新及精進,得以達成優異的治療成果,不但病人存活率高於全國及醫學中心平均,病人治療後吞嚥功能更優於國內同儕而臻世界水準。於2022年參加SNQ國家品質標章評選並獲得標章認證。
SNQ國家品質標章
2023/2/14團隊首創「頑固難治的成人發作型史笛兒氏症:提供高效診斷與智慧App之全方位照護」-成人發作型史笛兒氏症(AOSD)為成人不明原因發燒的重要病因,風濕免疫中心團隊仍積極進行轉譯研究及開發生物標誌,且已獲美國與我國共四項發明專利,並於疫情期間開發數位化衛教與智慧App,進行醫病「零距離」雲端衛教及全方位團隊照護。
2022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門急診服務領域標章
2023/1/12由專業骨科醫師協助影像標記半月板位置及破裂情形,搭配專業放射科醫師所提供之完整影像報告及關節鏡手術報告做為覆核依據,藉由深度神經網絡訓練模型,提升判讀效率與準確度,讓臨床醫師只需要透過簡單的按鍵便能獲得結構化的半月板破裂報告,並透過直接帶入患者附帶系統自動標記的影像進行比對。 結合資深臨床醫師、巨量資料科學、醫學影像等領域的專業人員組成,以人工智慧為工具開發輔助診斷系統,利用深度學習技術轉化巨量資料變成有實質功能的神經網路模型,用以提供第二專家分析結果,協助臨床專科醫師進行醫療診斷,提升醫療決策的效率與準確度,達成智慧醫療。膝關節MRI-半月板破裂AI輔助偵測系統榮獲2022年(第二十三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門急診服務領域標章的殊榮。
2022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門急診服務領域佳作
2023/1/12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是最高風險的心血管疾病,如果沒有及時的診斷和血管重建,就會出現永久性的心肌損傷,並可能導致致命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穿孔或心臟填塞等不良併發症。因此,為了避免潛在的併發症,改善STEMI患者的臨床預後,必須縮短緊急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PCI)的血流再暢通(D2B)時間。為了加快D2B時間,我們實施了一個全天候的人工智慧(AI)的檢傷分流系統,包括人工智慧輔助診斷STEMI的心電圖和ASAP評分以識別需要及時進行心電圖檢查的高風險患者。 實施全天候人工智慧的檢傷分流系統,顯著減少了D2B時間,尤其是夜間與假日的D2B時間,也相應地增加了D2B時間<90分鐘的百分比。此系統在不增加醫護人力的狀況下,可增進STEMI患者接受緊急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效率,值得推廣使用。全天候急診AMI智慧平台榮獲2022年(第二十三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門急診服務領域佳作的殊榮。
2022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門急診服務領域標章
2023/1/12本團隊結合臨床醫療、放射醫學、資料與人工智慧各方專家,收集骨閃爍顯像影像及相關數據並加以整理,應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中常用的卷積神經網路技術,研發訓練高精準度的分類和篩選模型,並加以應用到平台系統中。 除此之外,本團隊積極了解核子醫學科臨床所面臨繁雜的醫療流程,故平台串流院內醫療系統,並結合結構化報告功能,將原本繁複的工作流程簡化,使得整體醫療流程更流暢簡單。骨閃爍顯像電腦輔助篩選平台榮獲2022年(第二十三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門急診服務領域標章的殊榮。
2022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產業應用組銀獎
2023/1/12以往病患出現感染,在抗生素投藥之前,必須透過血液培養、抗藥性比對等過程,至少耗費48-60小時才能得知檢測結果,再將資訊提供給臨床醫師進行抗生素治療評估;然而統計數據顯示,每延遲1小時用藥,病患死亡率就會上升7.6%。中國附醫創新中心團隊透過Azure平台開發雲端原生AST.AI系統,串接質譜儀訊號與機器學習演算法,將其運用於細菌的抗藥機制預測,並與檢測試驗室的工作流程高度整合,在短短1小時之內即可得知抗藥結果,輔助臨床精準投藥,不僅降低成本,也及時挽救病患健康。智速偵抗菌:抗藥菌預測系統榮獲2022年(第二十三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產業應用組銀獎的殊榮。
2022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住院服務領域佳作
2023/1/12因COVID-19疫情衝擊,感染症屬急性病程,為降低感染重症的機率,細菌感染的敗血症,延遲一小時給予抗生素藥物,存活率會下降,然而傳統微生物完整報告需費時3至5日才知是否為抗藥性菌株,不當使用抗生素,皆會增加抗菌藥物耐藥性之風險。本一站式的跨領域AI快速預測精準抗菌輔助平台,可提早菌種鑑定及察覺敗血症風險,提供醫師醫療決策輔助資訊,超前診斷與治療及改善工作流程,大幅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及搶救生命。 自實施以來,已大幅提升本院醫師處方之即時性與正確性,此快速精準用藥之成效,有效降低感染發炎指數、穩定生命跡象,縮短住院時間,減少醫療費用且減輕醫療人員工作負擔,讓病情改善及降低死亡風險,此平台除本院全面上線外,未來亦將擴及相關醫療體系嘉惠病人。跨領域AI快速預測精準抗菌輔助平台,智慧用藥新時代榮獲2022年(第二十三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住院服務領域佳作的殊榮。
2022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教學研究領域銀獎
2023/1/12海雲平台為全台唯一整合300萬人長期臨床就醫軌跡、23萬人基因數據、與全台環境暴露的多元數據,透過獨有數據製程,提供研究者好上手、高品質、易操作、符合倫理規範、資安無虞之數據,快速資料探索之互動式儀錶板,與好用的分析指引與平台。從海雲平台可促進由數據產生洞見、由洞見改善臨床的良性循環,推動實證醫療品質的下一個里程碑。海雲平台-數據旗艦,智能無限榮獲2022年(第二十三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教學研究領域銀獎的殊榮。
2022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住院服務領域佳作
2023/1/12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是加護病房中高盛行率、高死亡率、卻容易被忽視的疾病。正確而即時的落實肺保護通氣策略和標準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癒後和死亡率。本團隊過去面對了一樣的問題,因此開始致力於建立跨領域團隊、舉辦教育訓練,提升團隊診斷和處置共識、建立標準化處置流程。並藉由PowerBI導入,輔助ARDS診斷和治療,並監控病人動態,成功的解決和突破過去面對ARDS病人的困境,並期許能推廣、受益更多病人。PowerBI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症照護,傾力捍衛呼吸榮獲2022年(第二十三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住院服務領域佳作的殊榮。